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實名還是匿名,這是一個問題。

13 個月前,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歷史上最富有的 20 多人之一,找到了 Snapchat 的 Evan Spiegel。Zuckerberg 給 Spiegel 的個人郵箱發了一封郵件:到 Menlo Park(Facebook 總部所在地)來,讓我們互相瞭解彼此。23 歲的 Spiegel,也許是自 Zuckerberg 以來最少年得志的科技神童,剛剛結束了與他一起創立公司的大學夥伴的官司,給出這樣的回答:我很願意見你 … … 只要你來找我。



以上是互聯網目前最大的實名社交平台與最火的匿名社交平台巨頭的對話。一年之後,我們來看,情勢又有什麼新變化。Snapchat仍然深陷與“共同創始人”Brown的官司(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Zakerberg卻風風火火收購了Whatsapp。但匿名社交平台給實名社交媒體平台所帶來的衝擊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尼尔森(Nielsen)提供的评估,光是2013年12月这个月,就有4亿个内容透过Snapchat分享。值得一提的是,小紮收購不成,則推出了同類型產品的Facebook hoke,可使用人數的增長速率卻一直不慍不火,令人十分尷尬。而在今年五月初的F8大會,Facebook更是確認了將啟用匿名登入的消息。
實名還是匿名,這是一個問題。

實名?個資泄露!
匿名性是互聯網原生的特質,但Facebook卻掀起了一股實名風潮。
而隨著棱鏡事件的曝光,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個資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大量聚集導致隱私泄露無處不在。人們常常會在郵箱裡發現定向廣告,手機簡訊中也不時出現針對性服務訊息。
這種模式是可以避免的嗎?網站存在漏洞、自己的不良上網習慣以及駭客的攻擊都可能造成個人資料的泄露。改變不了他人,就只能從自我做起。拒訪來路不明的網站、定時更換帳號密碼等都是不錯的習慣。

匿名?網路暴力!
網路的話語表達常常伴隨著隨意性與自由性,因此匿名發言也常常與網路暴力相連結。
過去一年,snapchat、whisper等諸多匿名社交應用開始流行,在這裏,人們可以表達許多真實生活中無法表達的事情。而在匿名的互聯網語境下,關於性愛、毒品、行業八卦等消息都隨之出現,這種無負擔的用戶心理使人們更願意去表達或是宣泄情緒,畢竟你的身分代號只是一個字符串。
然而,網路社交平台作為一個傳播媒介,發言者的自由與責任究竟在哪裡?憲法規定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可在司法解釋中也明確削減了發表言論者必須證明所言為真的法律責任。界限在哪裏,只能靠用戶自己拿捏。

而我認為不論實名或是匿名,都應該由用戶來主動選擇。而如果政府、法律、社交平台開發公司甚至普通民眾都可以來監管,互聯網這一公共空間也許會發展得更好。



相關閱讀:
Snapchat 秘辛:像《社群網站》一樣充滿天才和背叛的故事
中華民國言論自由

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

從 WeMedia 看自媒體的運營模式

联盟WeMedia获300万美元A轮融资
@騰訊科技  313日晚間消息,據投資行業人士透露,國內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已於年後完成A輪融資,金額約為300萬美元。這是自媒體形態誕生以來的首個融資案例。 
 WeMedia聯盟,也稱WeMedia自媒體聯盟,由一群具有互聯網精神的資深媒體人、投資人、移動互聯網研究者,創業者和生活達人組成,覆蓋科技、生活、時尚、汽車、財經、文學等領域。這是WeMedia掛在聯盟網站首頁(wemedia.cn)上的介紹。


WeMedia最初只是一個微信群的名字,其成員包括最早一批的自媒體作者,比如潘躍飛、曾航和許維。20133月,在一次聚會上,青龍老賊(本名朱曉鳴)提出自媒體聯盟的概念,以微信公共賬號作為平台,爲關注聯盟成員的用戶推送內容,進行微信營銷。到了5月,他從浙江報業集團辭職,並成功拿到金種子創投2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青龍老賊其實當時想的並不多。聯盟裏的成員互相推薦賬號,以便能迅速地把粉絲量做起來;而且把這些賬號捆綁起來,可以提高在廣告主面前的議價能力。當然,他對成員的要求也沒幾條,不準加入其它的聯盟,而且必須在文章裏掛上Wemedialogo。(經濟觀察報)

事實上,到今天,WeMedia仍然持續著這個發展模式。據知情人士爆料,WeMedia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儘管加入門檻高,需要有微信公共賬號運營經驗,並要求該帳號至少擁有5萬粉絲,但平時自媒體發啥WeMedia也管不了,主要通過微信群,線下活動串聯起200多位自媒體人。

利用微信平台進行公關推廣,低成本、高收益,但這一切都基於自媒體人的公信力和個人品牌。僅靠興趣似乎無法使自媒體人持續產出高質量的內容,那麼WeMedia的商業化在今天看來,就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內容導向與資本影響這二者之間的平衡,則成為WeMedia運營模式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311月,青龍老賊撰文《自媒體聯盟不是廣告聯盟!》,文章說,“一个真正的自媒体人,在内容上应该有精准定位,在品牌上应该有人格属性,在价值上应该有正确认知,同时必须有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商业化绝对不是做自媒体的最终目的,变现的手段也绝对不会局限于广告和软文。”儘管青龍老賊一再強調自媒體聯盟的高尚情操,但越來越多的廣告商找上門來,接還是不接,這是一個問題。

201312月,中国互联网行业各大自媒体联盟攜手推出《自媒体联盟自律公约》。公約五條,不到二百五十字。雖然從無到有算是突破,但實際難以檢驗。自媒體聯盟內部,自我審核機制有必要建立並完善。此外,自媒體聯盟的發展,不能光靠自媒體人的道德覺悟,更要重視外部平臺監督。而作為自媒體聯盟的原生平台,微信自身並無處罰制度。315日前,微信平臺集中處理了一批公眾賬號,其中也包括WeMedia聯盟成員,處理依據統一為“用戶舉報”。這爲自媒體聯盟的健康展也造成一定影響。

話語權意味著社會責任。WeMedia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為何,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_______
相關鏈接:

延伸閱讀:

2014年3月9日星期日

《紐約時報》將推新產品 客制化新聞成賣點


SXSW大會,NYT Now發佈會簡介。

在傳統新聞的數字化、移動化方面,《紐約時報》一直是業界效仿的榜樣。日前,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舉行的SXSW大會上,《紐約時報》表示將發佈付費定製移動新聞客戶端NTY Now,訂閱費用為8美元/月。該應用將全天更新,編輯團隊將在平台上推薦他們認為是最重要的新聞,其內容也有可能來源於其他出版物。此外,為了切合移動用戶的閱讀習慣,NTY Now所提供的內容還將由專職編輯進行整合、修改。在發佈會的應用程序預覽中,甚至包含了與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次航班失聯的相關視頻。

NTY Now是繼平板、智能手機的客戶端之後,《紐約時報》推出的又一產品,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說明《紐約時報》已經意識到移動消費者的關注點、興趣點往往比新聞本身要更重要。此前,《紐約時報》曾推出以Twitter社群情報力為中心的新聞服務平台News.me,於2011年4月登錄蘋果應用商店。儘管《紐約時報》在網站和移動設備上的收費牆策略都獲得了成功,但由於市場飽和,這款產品反響平平,最終不得不實行免費政策。

可以看到,當下移動消費日趨增長,特別在突發新聞時段,移動軟體更是成為人們得以對熱點問題加以關注的重要平台。然而平台諸多,究竟如何選擇,還要依賴用戶體驗。從這點出發,我們不難發現,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產品,客制化已日漸流行。包括NTY Now也延續了News.me的客制化思路,只是將視野擴大到了整個移動消費群體。事實上,分眾化也可以成為新媒體運營的另一種模式,相關科技新聞平台的走紅就佐證了這一點,譬如果殼

隨著電子傳播時代的到來,信息呈爆炸式裂變,傳者與受眾二者界限模糊,新聞逐漸變得大眾化、平民化。因此,在傳播過程中,“守夜者”、“看門人”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紐約時報》作為公信力較高的媒體,針對移動讀者推出專門定製的新聞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信息的需求,也保證了新聞的信度。對任何一家內容提供商來說,在用戶導向之外,信息的真實性也決定著產品體驗的好壞。

此外,隨處可見的“低頭黨”也昭示著碎片化閱讀的普遍性。碎片化閱讀不僅是移動設備發展的衍生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而受此影響,人們的注意力更難集中。更有調查表明,人們使用電子設備閱讀是,一般內容超過兩屏,就會引起煩躁不安的心裡。儘管《紐約時報》的新聞報道一向篇幅超長,但NYT Now負責人表示,這款客戶端的文章篇幅將短小精悍,會更多以圖片、數據詮釋新聞。這也是新媒體對用戶碎片化閱讀的適應。

_________
註:
SXSW(South by Southwest),每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一系列電影、交互式多媒體和音樂的藝術節。
果殼網,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並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

相關鏈接:
NYT Now is a mobile news platform with a dedicated staff curating stories

2014年3月8日星期六

蘋果推出CarPlay,新媒體產品將何去何從?
























CarPlay 操作系統
繼有關Google Glass的報道告一段落後,又有iWatch於六月最終面世的傳聞,可穿戴設備在今年成為炙手可熱的名詞。而與此同時,谷歌與蘋果在其他物聯網硬件領域的鬥法也上演得如火如荼,譬如車載系統。
3月3日,蘋果在其官方網站宣布推出新產品——車載系統CarPlay,稱該產品將為用戶提供更智慧、更安全、更有趣的使用體驗。CarPlay與iPhone相連結,主要通過Siri的語音命令提示進行操作。據悉,支持CarPlay的第一批汽車包括法拉利、奔馳和沃爾沃。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手機是使人分離的罪魁禍首之一。隨著智能化設備的發展,“去手機化”趨勢日漸顯現,而新媒體產品將何去何從,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電子時代對媒體產品要求更高,尤其在即時性方面,包括場景再現、跟進報道等。但這並不代表客觀真實的第一性地位受到挑戰。此類矛盾使得媒體產品必須在既有領域內進行產業結果優化,分離或重組某些部門,於有限資源中重新做出產業發展規劃,在滿足用戶價值需求的前提下獲得盈利。

在未來,我們所有使用的東西都能通過物聯網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感知及預測。在此基礎上,媒體產品分眾化趨勢將進一步增強,資訊供應商更應該抓取用戶關注點,加強傳播效果以建立品牌信任度。比如早晨你開車上班,車載系統通過對你日常生活軌跡的追蹤,自動定位並完成信息搜集,在確認目的地及前往目的時,為你提供特定信息資訊,並通過你的回饋進行即時調整,實現精准推送。

當不同場景之中物聯網所搜集的用戶信息最終整合時(包括個人生活習性和社交網絡圈等),大數據就有了存在的依托。大數據認為,真實的世界是可以計算進而預測的,新媒體產品大可從此處切入,著手相關數據的建模與分析,並最終得到某種預測性結論。正如麥克盧漢所說,媒介即訊息,新媒體在未來大抵可以以此作為方向了。